漫歌 -
明,顾大武
酒旗招摇西北指,北斗频倾渴不止。
天上有酒饮不足,翻身直下解作人间顾仲子。
酒中生,酒中死,糟丘酒池何龌龊,千钟百觚亦徒尔。
堪笑刘伶六尺身,死便埋我须他人。
此身血肉岂是我,乌鸢蝼蚁谁疏亲?
四鳃鲈鱼千里莼,有此下酒物,刘季张良焉足论。
左携孔北海,右揽李太白。
余杭老姥寄信来,道我新封合欢伯。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放、洒脱和幽默的饮酒诗。诗人以酒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酒旗招摇西北指,北斗频倾渴不止。”描绘了一幅酒旗在风中摇曳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酒的渴望。这里的“北斗”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渴望用酒来解渴,抚慰自己的心灵。
第二句“天上有酒饮不足,翻身直下解作人间顾仲子。”诗人表示即使天上有美酒,也无法满足他对酒的渴求。因此,他决定投身于人间,过上与顾仲子一样的饮酒生活。这里的“顾仲子”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酒仙顾恺之。
第三句“酒中生,酒中死,糟丘酒池何龌龊,千钟百觚亦徒尔。”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酒宴,生死都在其中。他嘲笑那些沉迷于酒池肉林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是肮脏和堕落的。同时,他也表示即使喝上千杯酒,也无法改变人生的无常和悲剧。
第四句“堪笑刘伶六尺身,死便埋我须他人。”诗人引用了刘伶的故事,刘伶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酒仙,他的身高只有六尺。诗人表示即使像刘伶这样的酒仙,死后也需要别人来埋葬。这里的“须他人”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无奈。
第五句“此身血肉岂是我,乌鸢蝼蚁谁疏亲?”诗人质疑自己的身体是否真的是自己的,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乌鸦、鹰隼还是蝼蚁、蚂蚁,都没有亲情可言。这里的“乌鸢蝼蚁”象征着世间的冷漠和无情。
第六句“四鳃鲈鱼千里莼,有此下酒物,刘季张良焉足论。”诗人提到了四鳃鲈鱼和千里莼这两种美味的食材,表示有了这些下酒菜,刘季和张良这样的英雄豪杰也不足挂齿。这里的“刘季”和“张良”分别指的是刘邦和张良,他们都是汉朝的开国功臣。
第七句“左携孔北海,右揽李太白。”诗人表示自己左右逢源,既有孔子这样的圣人相伴,又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相随。这里的“孔北海”指的是孔子,而“李太白”则是指李白。
最后一句“余杭老姥寄信来,道我新封合欢伯。”诗人收到了余杭老姥的来信,告诉他被封为“合欢伯”。这里的“合欢伯”是一种美称,意味着诗人在饮酒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酒为载体,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天上的美酒和人间的酒宴,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同时,他还嘲讽了那些沉溺于酒色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是堕落和肮脏的。最后,诗人以自己的饮酒才能为荣,展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