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
这首诗《秋宵》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并表达对秋夜深深感慨的诗。下面我将从主题、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
1. 主题:秋夜与人生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秋夜景象展开,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深邃,以及其中各种细微的声音和景象,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2. 意象:斜月、疏星、霜叶、幽虫
诗中的意象选择十分精妙,如“斜月横,疏星炯”描绘了秋夜天空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感;“霜叶坠,幽虫絮”则描绘了秋夜中的自然声音和生物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秋夜的氛围。
3. 语言技巧:声、滴、坠、絮等动词的使用
诗中动词的使用非常生动,如“声缓缓,滴泠泠”表现了夜雨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坠”和“絮”则形象地描绘了霜叶和昆虫的活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4. 对比与反差:长夜与薄酒
诗中“不道秋宵真永”与“薄酒何曾得醉”形成对比,前者描述长夜漫漫,后者则表达酒的不足以为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深感慨。
5. 结尾:少年心与天下事
诗的结尾“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表达了诗人对天下事的忧虑,同时也怀念少年时的壮志豪情,这种对比也加深了诗人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选择和生动的语言技巧,成功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并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深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