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宜春萍乡二邑大夫政事作诗一章 - 宋,朱景阳

政在宽民戢吏奸,忍为苛娆恣贪残。
东邻老幼足和气,西邑生灵皆病颜。
万乘至聪闻不及,两司端坐匹如闲。
行人过此还知否,地狱天堂咫尺间。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描绘了一个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官吏却贪得无厌,恣意残害百姓。 首句“政在宽民戢吏奸”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宽松、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对吏治腐败、贪官横行的不满。 “东邻老幼足和气,西邑生灵皆病颜。”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显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在东邻,老少安居乐业,和气生财,一片和谐;而在西邑,百姓却生活在痛苦之中,生活困苦。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感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万乘至聪闻不及,两司端坐匹如闲。”这两句描绘了当权者的贪腐和无作为。即使有万乘之尊,也无法听到百姓的疾苦,而地方官员则端坐衙门,如同闲人一般。这种描述揭示了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无能。 最后,“行人过此还知否,地狱天堂咫尺间”一句,诗人以一种强烈的警示意味收尾。这里,“地狱天堂”并非指具体的宗教场所,而是用来象征生活的苦乐和社会的公正与否。行人经过这里,是否会知道这里的疾苦和痛苦?诗人以此提问,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表达了对公正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批判力度之大,情感之真挚,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