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废普济寺 -
明,李祯
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
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
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
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僧房的静谧秋景图,通过色彩明暗的对比和声响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忧郁的氛围。
首联“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这里用了远近法,先描绘远处的青山,再描绘近处的僧房,由远及近,使画面具有深度感。青山渐行渐远,深林之中隐约可见僧房,这样一幅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颔联“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这里运用了视听法,描绘了云气弥漫千峰,使得山峰显得昏暗不明,同时秋风吹过寺院,带来一片凉爽。通过对云气和秋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这里用了细节描绘法,描绘了长藤悬挂着破旧的僧衣,落叶覆盖着空荡的走廊。这样的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实感。
尾联“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这里运用了象征法,以“龙象黄金地”象征佛教圣地,以“萧萧蔓草长”象征世间的沧桑和荒凉。通过对佛教圣地和世间沧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深山僧房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深沉而宁静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