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莺啼晴昼 -
宋,赵闻礼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
飞絮眼,凭阑袖。
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
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
两地厌厌瘦。
春去也,归来否。
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
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这首诗《莺啼晴昼》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这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莺歌燕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绣画一般美丽。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
“飞絮眼,凭阑袖。”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另一种景象,即飘飞的柳絮。作者通过“飞絮眼”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而“凭阑袖”则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阳光下,独自倚栏远望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另一个特点,即日长昼长,花儿凋落。作者通过“睡起眉山斗”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慵懒和享受之情。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即使距离千里之外,作者仍然对春天和故乡念念不忘。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和春天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这句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思念之情。院落里的秋千已经不再摇曳,清明节后,春天已经远去,但是作者仍然对春天和故乡念念不忘。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语和意象,如“莺啼”、“飞絮”、“眉山”、“秋千”等,这些词语和意象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作者的深深情感。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