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绢问张子俊求画 -
明,杨士奇
梦忆衡庐紫翠重,结巢须倚玉芙蓉。
天恩未便教投绂,一幅鹅溪更恼公。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山水画意境,给人带来深深的宁静与向往。诗人以梦忆衡庐为引子,描绘出一个紫气东来,翠色重重的仙境般的景象,使人未读其诗,先入其画,仿佛已置身于那梦幻般的美景之中。
接下来,诗人以“结巢须倚玉芙蓉”表达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玉芙蓉,既美且雅,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家园。这一句诗充满了闲适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然后,诗人以“天恩未便教投绂”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于天命的顺应。投绂,意味着放下官职,归隐山林。而天恩未便,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山林生活,但是仍有责任在身,不能随心所欲。
最后的“一幅鹅溪更恼公”则以鹅溪之景,更加激起了诗人对于归隐的向往。鹅溪景色之美,更加恼人,使人更加向往那种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意境深远,色彩鲜明,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又展现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深深向往。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如山水画一般流淌,使人读后心生共鸣,仿佛也置身于那美景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