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 - 明,王醇

一秋宛驰驷,志士感何深。
随事涉虚境,与时销烈心。
行惭窥止水,坐不耐疏林。
系日方无策,仍伤老病侵。
这首五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以及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哀。“一秋宛驰驷,志士感何深。”秋天一晃即逝,就像骏马奔驰,这让有志之士感慨颇深。这里,诗人用“驰驷”比喻秋天的短暂,显示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受。“随事涉虚境,与时销烈心。”随着时事的变迁,诗人涉入了一种虚无的境界,与时光一同消磨了热烈的心志。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无奈,也透露出他的壮志雄心逐渐被时间消磨的过程。“行惭窥止水,坐不耐疏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行走时惭愧地窥视静止的水,坐下时无法忍受稀疏的树林。这里,“止水”和“疏林”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他感到自己无法像止水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也无法像疏林一样坚韧不屈。“系日方无策,仍伤老病侵。”诗人想要系住太阳,但却没有办法,依然感到老病侵袭。这里,“系日”象征着诗人对时间的抗争,“无策”则表现出他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以秋天的短暂和时事的变迁为背景,以诗人的内心感受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哀和无奈。诗的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