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陇云溶泄 -
宋,万俟咏
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
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
上陇首、凝眸天四阔。
更一声、寒雁凄切。
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
这首诗《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是一首描绘陇山风光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生动描绘陇云、陇山、陇泉等自然景观,以及行人的愁绝之情,展现了陇山峻秀、壮美之景。
首句“陇云溶泄”形象地描绘了陇山云气的流动,给人一种自然之美的感觉。接着,“陇山峻秀”则进一步强调了陇山的峻峭秀美,使人对陇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陇泉呜咽”则通过描绘陇泉的呜咽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行人的愁绝之情。
“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这两句诗描绘了行人的动作和情感,他们暂时停下马匹,因为愁绪满怀,无法自已。这里的“暂”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行人的无奈和沉重的心情,也暗示了他们可能在此处停留一段时间,以便稍作休息和调整。
“上陇首、凝眸天四阔。”这两句诗描绘了行人的视角和远眺的景象。他们登上陇头,远望天际,视野开阔,心情也似乎得到了一些舒缓。
“更一声、寒雁凄切。”这句诗描绘了寒雁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凄凉、哀怨的感觉,进一步烘托出行人的愁绝之情。
“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思念之情通过书信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而明月则是他心中的知己,陪伴他度过寂寞的时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陇山的风光和行人的愁绝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