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西风何事 -
宋,刘仙伦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
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写归隐生活。上片开头三句“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以疑问句提起,引起读者的注意。西风本来没有感情,但是词人却赋予它一个“何事”,仿佛西风对人有意,故意为人“扫荡烦襟”。这个“烦襟”正是因为行人远行,秋风吹拂而使得愁烦消散,心情豁然开朗。接着三句“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描写江水波澜壮阔的场景,气势磅礴,让人感到一种荡气回肠的震撼。然后词人通过“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愁绪,对景思乡,感慨万千。最后两句“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借用历史典故,将楚宫的兴衰与流水相比较,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下片开头三句“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表达了词人归隐的决心和豪情壮志。他要乘坐扁舟,冲破云涌浪涛,直抵金沙江畔。接下来“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表达了词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他将回到江南的山林丘壑之间,不再过问世事,不必再为月亮而发愁。最后三句“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描绘了词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悠然自得,他风吹露饮,身着芙蓉裳,笑傲于烟霞之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一句“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借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词人的抱负和胸怀,他虽然归隐山林,但仍然关心天下大事,希望能够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词意境开阔,语言生动,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归隐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