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亭 - 宋,陈洵直

水石何曾有古今,如丝如竹度高深。
自疑扁榜通尘听,百代潺潺无赏音。
这首诗《水石何曾有古今》是一首对自然和音乐的赞美和感悟的诗。 首句“水石何曾有古今”,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自然中的水和石头,认为它们亘古以来从未改变,这是一种对永恒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虽然历史在变迁,但自然始终如一。 “如丝如竹度高深。”这句诗以音乐为喻,形容水石的声音如同丝竹之声一样深沉持久,度量深广。诗人用丝竹之声来形容水石的声音,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自疑扁榜通尘听”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仿佛能够听到千年以来潺潺的水声和音乐,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百代潺潺无赏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认为潺潺的水声和音乐在百代之后都没有人能够欣赏和理解,这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和音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永恒、自然和美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