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 - 宋,赵伯晟

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这首诗《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是一首对栖霞山风景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绘山峰的巍峨壮观,以及山间古木的秋声,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首句“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诗人用“何清壮”来形容栖霞山的境界,表达了对其风景的赞叹。而“岳立五峰如列障”则形象地描绘了五座山峰像屏障一样屹立不倒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山势的雄伟。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山中高人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中石像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中,“三徵”可能指的是山中高人的事迹,但具体是谁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才能确定。“千刻”则是指山中众多的石像,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石像的敬仰之情。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秋景。诗人用“摩空老木”来形容古老的树木,用“韵秋声”来描述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云屋天岩满意行”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岩洞幽深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最后,“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诗人描绘了在夜深人静之时,风停月正午的景象,门外传来鹿鸣的声音,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栖霞山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山中高人的怀念和对石像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