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垂杨得地 -
宋,章谦亨
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
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
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
芳筵相映,最宜斜挂残月。
却得连日春寒,未教轻滚,一片庭前雪。
应恨张郎今老去,难比风流时节。
醉眼浑醒,愁眉都展,舞困腰肢怯。
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
这是一首描绘垂杨的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赞美了垂杨的美丽和韵味。诗中的垂杨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一位优雅、韵味的女性形象。
首句“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描绘了垂杨生长的环境,以及无人攀折的状态,展现了垂杨的优雅与孤傲。接下来,“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垂杨的悠然自得,以及与人们的情感相伴。
“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这几句通过对垂杨细节的描绘,如丝般的枝条、金色的摇曳、新翠的叶片,以及莺鸟的鸣叫,生动地展现了垂杨的美丽和生机。
“芳筵相映,最宜斜挂残月。”这句话通过将垂杨与芳筵、残月相映成趣,进一步展现了垂杨的优雅韵味,以及与环境和谐相融的美。
下阕“却得连日春寒,未教轻滚,一片庭前雪。”描绘了春寒料峭中,垂杨依然傲然挺立,雪花轻轻覆盖的景象,展现了垂杨的坚韧与美丽。
“应恨张郎今老去,难比风流时节。”这里的“张郎”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的感叹,也暗含了对垂杨依旧风流的羡慕。
“醉眼浑醒,愁眉都展,舞困腰肢怯。”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垂杨时的情态,醉眼中的清醒,愁眉的舒展,以及舞动的腰肢,展现了诗人对垂杨的痴迷。
“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这里的“微笑”和“双结”表达了诗人对垂杨的喜爱和亲近,也展现了垂杨的可爱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垂杨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垂杨的美丽、韵味和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