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秋夜呈周侃(一作呈同僚) - 唐,李嶷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借助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静画卷。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开篇两句,诗人以洗练的语言描绘出秋夜的宁静,高悬的银河与断断续续的捣衣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这里的“砧杵发”不仅让人想起古人的捣衣场景,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清秋忽至,诗人的离愁别恨也难以停歇。这里的“忽”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秋天来临的突然,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措手不及。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两句描绘了风中的浮萍和月光下的竹林,意象生动,既展现了秋夜的宁静美景,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哀伤。 “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最后两句,诗人以深情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不舍。原本一同游玩的地方,如今却要成为异乡之别,其中的哀怨和不舍溢于言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巧妙地抒发了内心的离愁别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也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