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 明,贝琼

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
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闲。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
长歌和樵者,日暮枹薪还。
这首诗《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闲。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长歌和樵者,日暮枹薪还。》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句“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描绘出一种对人生纷扰的困惑,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如梦的观感。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考,即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荣辱得失,都如同一场梦一般短暂而模糊。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闲。”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人生的理解。它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时,往往忽视了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解脱和安慰,但真正能够找到内心闲暇的人却少之又少。这种对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反思,引人深思。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象征了人生的一种态度。水落月明,云行山现,象征着在自然的变化中,事物的本质和真理始终不变。这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我们应该学会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长歌和樵者,日暮枹薪还。”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诗人与樵者一同歌唱,在日暮时分收起柴薪。这不仅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启示我们要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追求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闲暇,同时也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