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意颂 -
宋,释灵澄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这首诗《因僧问我西来意》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首先,诗的开头,“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讲述自己在山中的生活。这里的“西来意”可能指的是诗人从西方来,但并不一定是指佛教的教义或修行,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选择。
接下来,“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朴和自然。草履仅有两个补丁,麻衣更是补了两次。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这两句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的美丽和和谐。东边的庵可以看到西边的庵的雪景,下涧的水流在上涧中流淌。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后,“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当夜半白云散去,一轮明月照亮了床前。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诗人的生活简朴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心平静自在。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