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山 - 宋,张蕴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
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访古寻碑却无果,进而游赏寺庙山景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古老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以“访碑无古迹”引出诗人的失望之情,后以“丹碧覆嵯峨”描绘了寺庙的辉煌景象,丹碧辉煌的寺庙覆盖着高耸的山峰。这一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心情转折,从失望到对壮丽景色的惊叹。 颔联“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描述了寺庙与城市的相对位置,塔与城相映成趣,山寺相映成辉。这两句诗充满了空间感和立体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颈联“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诗人的视线从寺庙转向溪路和太湖,以“疏松”暗喻年代久远,以“远溇太湖波”描绘出广袤的自然景色。 尾联“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以“何锴书堂在”引出文化遗迹,以“犹嫌隔翠萝”表达了诗人对不能亲近书堂的遗憾。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和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古老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的心情在诗中起伏跌宕,从访古寻碑的失望,到对寺庙辉煌景色的惊叹,再到对自然景色和古老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层层推进,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