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明,完璞琦公
雨入寒竹响,风吹枯桑疾。
微灯照孤坐,余香綍清室。
念敛尘虑泯,神明定光出。
同体不同知,兹理一何密。
这首五言古诗给人一种寂静、清冷的感觉,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对人生、精神世界的思考。
首联“雨入寒竹响,风吹枯桑疾。”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寒冷的雨滴打入竹林中发出响声,风吹过枯桑树,叶子在风中疾飞。这一描绘既展现出自然的韵律,又带给人一种孤寂、清冷的感觉。
颔联“微灯照孤坐,余香綍清室。”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景象,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他孤独的身影,室内的清香飘散,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与首联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风雨交加的室外景象转向了寂静的室内。
颈联“念敛尘虑泯,神明定光出。”诗人开始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收敛心中的尘埃,使精神变得明净。这里的“神明定光出”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了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如同神明一般明亮、清澈。
尾联“同体不同知,兹理一何密。”诗人感慨虽然人与人是同体的,但是每个人的感知却不同,这个道理是如此深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和体验,这种差异是存在的,而且是深奥难解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人性差异的理解。诗人的语言凝练,意象生动,哲理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