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令行 - 明,何景明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
吁嗟乎!
平原太守乐陵令。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惨烈、颂扬英勇抗敌的平原太守的诗。 首句“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描绘了山东战场的惨烈,每个郡县都遭受了战争的摧残,没有一处是安全的。接着,“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悲惨结果,鲜血漂流成河,白骨堆积如山,秋天霜降,更显得凄凉可怕。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赞颂了平原太守的英勇抗敌。“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表明在国难当头时,不仅是武将,连书生也投笔从戎,为国出力。“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一句则批评了那些只知享乐,不顾国家危亡的豪贵。 接着,“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一句,诗人对唐朝的公卿进行了讽刺,他们在国家安定时云集于朝廷,但在国家危难时却名不见经传。“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一句,诗人对平原太守的英勇抗敌进行了赞扬。 最后,“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吁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诗人再次强调了平原太守的英勇和忠诚,与前面的豪贵、公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抗敌、忠诚为国的平原太守形象,同时也对那些在国家危难时无所作为的豪贵、公卿进行了无情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