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谭先生 - 唐,杨徽之

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
这首诗《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情怀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古观、翠微杉松、云龙、鹤鸟、花洞、石坛等自然元素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诗人以古观为背景,描绘了翠微杉松的深处,双扉掩映的美丽景象。这里的“古观”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重重绕翠微”则描绘了古观周围环境的幽静和美丽。而“杉松深处”则暗示了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龙鹤翱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万壑投龙”和“海隔三山”不仅描绘了空间的广袤和距离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颈联“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诗人以花洞、石坛为背景,描绘了宴游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花洞”和“石坛”象征着自然之美,“春日永”和“曙星稀”则描绘了时间的悠长和宁静。 尾联“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倾听高论,追求人生真谛,并向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感。这里的“高论”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真谛的探讨和思考,而“尘中”则暗示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愿意倾听高论,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观、翠微杉松、云龙、鹤鸟、花洞、石坛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