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灯献徐尚书 -
唐,温庭皓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
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
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
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
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
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
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夜景,以山峰和灯光为主要元素,展现了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象。诗中的语言生动且充满想象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首句“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描绘了山峰高耸,万点灯火照耀着严峻的城池,展现了壮丽的夜景。用词简练,意象鲜明。
接着,“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这一句通过对比,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灯光的奇幻,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此句通过焚书见字、举火不招兵的场景,展现了灯光的明亮,同时引入了人文元素,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在新春之夜,灯光如此明亮,无需秉烛行走,进一步描绘了灯光的辉煌。
诗的下半部分继续描绘了灯光的绚丽,“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九枝灯同时闪耀,午夜时分又突然熄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此句将灯光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展现了美丽的夜景。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灯光璀璨,甚至掩盖了月影和星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灯光的耀眼。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从高楼远眺,灯光摇曳,布满了华丽的宴席,形成了美丽的夜景画卷。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通过描绘壮丽的夜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引入人文元素,使得诗歌内涵更为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