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蜕龙洞 - 宋,吕同老

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
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
当其未蜕时,幽隐漫尘泥。
既蜕头角成,霄汉参云霓。
回顾昔所蟠,陈迹亦已迷。
况我后来人,危磴重攀跻。
四顾但绝壁,丛筱风凄凄。
这首诗歌以一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苍山下神龙栖息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诗人在对神龙的描绘中,融入了深深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开头,“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描绘了一个广阔而庄重的自然场景,苍山之下,神龙栖息。这里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又引出了神秘的神龙。 接着,“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诗人对神龙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神龙渺茫何处,一水清溪涵养着它。这里的描绘既神秘又生动,使人对神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想象。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这两句诗描绘了神龙深藏在古老的岩壑中,高远地突破了风烟。这里诗人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神龙的威严和神秘。 “当其未蜕时,幽隐漫尘泥。既蜕头角成,霄汉参云霓。”这四句诗描绘了神龙从幽隐尘泥中蜕变出头角,参与云霓的过程。诗人以此表达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充满了哲理。 “回顾昔所蟠,陈迹亦已迷。况我后来人,危磴重攀跻。”这里诗人表达了神龙对过去栖息之地的回顾,陈迹已经迷失。而诗人作为后来之人,攀登危险的山径,更加感受到了神龙的威严和自然的壮美。 最后,“四顾但绝壁,丛筱风凄凄。”诗人以四周绝壁、风吹草丛的描绘结束了全诗,使人对神龙的栖息地和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和想象。 整首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苍山下神龙栖息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通过对神龙的描绘,也展示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使全诗充满了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