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禅人求长句 -
明,空室禅师
近来禅子好长句,才写短句便不喜。
句有短长理则一,何故于中分彼此。
长者不知长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许?
若能直下究根源,长短皆由妄心起。
阿呵呵,啰啰哩。
须弥为笔虚空纸,写出赠行一句子。
此去从君较短长,莫教打失自家底。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主要探讨了长短、是非、真假等相对概念的虚无性,以及追寻本源、直指人心的重要性。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体现了禅宗的思想精髓。
首先,诗的前四句通过“禅子”对长短句的喜好,引出了长短之理的一致性,进一步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这是一种典型的禅宗思维方式,通过对立的双方来揭示真理。
中间的六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提出了“长者不知长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许”的疑问,表达了长短皆是妄心所起的观点。这里的“妄心”指的是我们的分别心、执着心,是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知。
最后的四句,则以“须弥为笔虚空纸”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追寻本源、明心见性的重要性。这里的“打失自家底”则是指失去了自己的本心,迷失了自我。
整首诗以长短句之争为引子,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了禅宗对于真理、本心的认知,以及对于追寻真理的坚定信念。同时,诗歌的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