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瑜不相掩 -
唐,陈中师
出石温然玉,瑕瑜素在中。
妍媸因异彩,音韵信殊风。
让美心方并,求疵意本同。
光华开缜密,清润仰磨砻。
秀质非攘善,贞姿肯废忠。
今来傥成器,分别在良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玉石,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丑、瑕疵、光彩、磨砺以及品质的思考。诗人借物言志,通过描绘玉石,传达了人生的哲理和价值观。
“出石温然玉,瑕瑜素在中。”这两句描述了玉石从石头中温润而出,其中素有的瑕瑜不同的质地自然显现。诗人用“温然”来形容玉石的出世,给人以宁静、温和的感觉,同时暗示了玉石的质地优良。而“瑕瑜素在中”则表达了玉石虽有瑕疵,但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妍媸因异彩,音韵信殊风。”这两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玉石的异彩和独特的风韵。玉石的妍媸因其异彩而显现,而音韵则因其独特的风韵而让人信服。这里的“异彩”和“殊风”表达了玉石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让美心方并,求疵意本同。”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和瑕疵的态度。诗人认为,让美与瑕疵并存,是心灵和谐的表现。而追求瑕疵,则是因为本意在于欣赏玉石的整体风貌。
“光华开缜密,清润仰磨砻。”这里诗人描述了玉石经过磨砺后的光华和清润。玉石需要经过缜密的打磨和磨砺,才能展现出其光华和清润的质地。
“秀质非攘善,贞姿肯废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玉石品质的赞赏。玉石的秀美质地并非拒绝善良,而坚贞的姿态也决不放弃忠诚。这里诗人借玉石表达了对于美好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美。
“今来傥成器,分别在良工。”最后两句诗人寄语未来,希望这块玉石能够成为一件杰出的作品,而这取决于技艺高超的工匠。这里诗人暗示了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磨砺和雕琢,才能最终成才。
整首诗通过对玉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丑、瑕疵、光彩、磨砺以及品质的思考,借物言志,传达了人生的哲理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