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兰亭书堂 - 宋,刘度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堂有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
这首诗表达了对兰亭集会及其历史背景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诗人通过比喻将兰亭与金谷园相提并论,将王羲之与石崇相比,突出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颔联“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则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欣赏兰亭集会历史价值的人的讥讽。 颈联“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诗人通过描写兰亭墨迹历经岁月仍然清晰可见,表现了兰亭集会的深远影响和王羲之书法的卓越艺术价值。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下来,“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诗人指出兰亭集会原本是王羲之与友人们的嬉戏之作,但后世却从中领悟到了真正的人生哲理。这一联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后,“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诗人通过自己的行程和时令,引出了对兰亭集会的怀念和追忆。同时,“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通过对兰亭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 接着,“堂有有遗像,俨坐遗冠巾”,诗人通过描写书堂中的遗像和遗冠巾,进一步渲染了对兰亭集会的怀念和追忆之情。同时,“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则表达了对王羲之等历史人物的崇敬和追忆之情。 最后,“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兰亭集会的流连忘返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兰亭集会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