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南像 - 宋,王时叙

西华山中爱睡臣,何曾睡过百年春。
争如警枕惺惺者,终作乾坤不朽人。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西华山中一位爱睡臣的生活为引子,阐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首句“西华山中爱睡臣”,诗人以一个在山中喜欢睡觉的人物作为开端,描绘出了一个慵懒、闲适的形象。这里的“爱睡”并非指真正的睡眠,而是表达了一种随性、散漫的生活态度。而“西华山”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为后文的思考和感悟提供了背景。 “何曾睡过百年春”一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里的“百年春”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何曾”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常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诗“争如警枕惺惺者,终作乾坤不朽人”,是诗的精华所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应该追求一种警醒、清醒的状态,而不是沉溺于睡眠或短暂的快乐中。这种状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不朽的人。 “争如”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清醒者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向往。而“乾坤不朽人”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肯定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爱睡者的形象,引出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警醒、清醒的状态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把握生命、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