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三学上书 -
宋,国学生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
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人心公论难欺。
愿君父、明明悟此机。
昔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
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这是一首深情悲切的诗歌,表达了对一位已故哲人的哀悼和对时代不幸的感慨。诗歌开篇“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以强烈的悲愤之情,倾诉了哲人离世的冤屈和悲痛。“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这位哲人所遭受的不公,同时也展现了诸老尽力扶持的义举。
“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这里的“哭南床”、“伤右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哲人离世的悲痛之情。而“死到先生事可知”一句,则表达了哲人一生的事迹和品质,让人们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以寒梅冷落的景象,比喻哲人离世后的凄凉和人们的伤心之情。血泪淋漓的形象则进一步强化了悲痛的氛围。
下阕“人心公论难欺。愿君父、明明悟此机。”表达了人心公论难以欺瞒,希望君父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昔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则以历史典故,进一步阐释了哲人所遭受的不公和冤屈。
结尾“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以问答的形式,强调了皇天保佑宋朝,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哲人的怀念和对时代的无奈。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哲人离世的哀悼,展现了人们对时代不幸的感慨和对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