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登青原台 -
宋,郑作肃
去年中秋节,郑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驰,酒觞难一倾。
今年当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复见丰登。
桂魄十分满,暮容千里晴。
节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霭郁,静练秋光澄。
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
页页高台上,飘飘欲云凌。
矫首宇宙宽,顾影尘滓轻。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谓言坐中客,不饮若为情。
这首诗描绘了去年和今年中秋节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丰收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去年中秋节,郑州正弄兵”交代了去年中秋节的背景,兵荒马乱,人们无法安心饮酒赏月。颔联“羽檄方四驰,酒觞难一倾”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情况,紧急文书四处传递,酒杯难以安稳放下。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今年中秋节的景象。颈联“今年当此日,往事久已平”说明今年中秋节已经时过境迁,战乱平息。颔联“不但櫜弓矢,又复见丰登”进一步描述了和平盛世的景象,不仅武器入库,还有丰收的喜悦。
接着,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月圆人团圆,景色明媚。“桂魄十分满,暮容千里晴”形容月亮圆满,天色晴朗。“节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则表达了节日的氛围和美景让人感到愉悦。
然后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群峰翠霭郁,静练秋光澄”描绘了群山静谧,秋光清澈。“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则通过竹子和桐树的声响来表现秋天的气息。
接着,诗人在高台上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矫首宇宙宽,顾影尘滓轻”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与坐中客共饮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谓言坐中客,不饮若为情。”诗人认为今天这个美好的中秋节并非幻觉,应该珍惜与亲朋好友共度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