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
唐,储嗣宗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的诗人,在苦涩的月光下,骑着瘦弱的马缓缓南归。诗人的行囊空空如也,只能靠换酒来维持生活,而他的白发则是为了吟诗而留下的痕迹。在渡过西陵渡时,他感受到了水色的凄美,同时也听到了伍相祠边的松声。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心怀朝廷,希望能够为国家进言,而不是挂冠离去。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的清贫生活,表达了诗人忠诚于国家、执着于诗歌创作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同时,诗歌的押韵和句式也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
总之,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诗歌和国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