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赏白莲招饮 - 元,胡祗*

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
亭亭水花凝*,万解冷香浮。
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
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
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
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
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
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引领全诗,表现了他对繁花似锦的世俗审美的厌倦,转而追求秋天玉湖那清澈见底的景致。这也预示了诗人对简朴、自然之美的热爱。 接着,诗人描绘了玉湖的水花、冷香、西风、翠涧等景象,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其中,“亭亭水花凝”描绘了水花的静态美,“万解冷香浮”则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的清冷香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诗人用“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来形容西风,表现了西风的柔和与美丽。接着又以“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致,形象生动。 在下阕中,诗人通过“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描绘了人们在船上欢唱、饮酒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接着,“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则表达了人们借酒消愁,与花共醉的情感。 最后,“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珍惜,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歌颂。“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则以月亮为烛,散发弄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