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径 - 宋,陈翥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这是一首以梧桐为题材的五言古诗。诗人通过对梧桐的描绘,表达了对梧桐高尚品格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诗人开篇便以桃李受时人羡慕,自有其路径来引出梧桐。与桃李不同,梧桐的高大挺拔,树干端直,往来其下的人非但不觉其远,反而感到它正直向上,绝无斜枝。诗人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梧桐的独特之美。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这两句描绘了梧桐在月夜和春暮时的美景,叶子碎影婆娑,花朵映照春光,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感觉。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这两句则表现了梧桐在清晨和黄昏时的不同风姿,清晨露水沾湿叶片,黄昏时随着烟雾渐渐昏暗,给人一种淡然雅致的感觉。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这两句表现了梧桐的顽强生命力,它不让杂草滋生,任凭树根裂开迸发,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最后两句,诗人以蒋诩的徒弟自比,表示愿意像梧桐一样,任凭蓬蒿茂盛,自己也将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整首诗以梧桐为喻,赞美了梧桐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诗人通过对梧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坚韧、高尚、雅致的精神风貌,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