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乳 - 宋,陈翥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这四句是对桐树的描写,描绘了桐树的果实、叶子和鸟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树的形态和特点,给人以生动的形象感受。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这两句描写了桐树的果实外表光滑,内部空虚的特点,通过形象的描绘,让人对桐树果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桐树的果实虽然外表美观,但内心空虚,缺乏实质。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这两句描写了桐树在秋天和雨天的不同状态,表现了桐树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对桐树的生长产生了影响。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这两句描写了霜降后桐树叶子的状态,用“威气裂”形象地表现了霜降对桐树的伤害,让人感到一种悲凉之感。而“随风到烟坞”则表现了桐树叶子的飘零,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哀伤。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桐树的生命力的赞美,虽然桐树不是像松柏那样长寿的植物,但它也能在土地上生长茁壮。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桐树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欣赏桐树的价值,将它种在春天的花园里,让它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这两句是诗人对桐树的赞美,认为桐树是一种非凡的木材,与其他的树木不同,有着独特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幻莫测和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