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 -
宋,陆文圭
花下笑声微。
莺喉高又低。
怪穿花、粉蝶成围。
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
狂风也解飞。
恨残春、九十将归。
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超脱与自然的和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花下笑声微”描绘了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微微笑声的场景,既有生动的视觉效果,又有听觉的感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接着“莺喉高又低”描绘了莺歌燕舞的生动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氛,同时与花下的笑声相互呼应,形成一幅和谐的春天画卷。
“怪穿花、粉蝶成围”这句,以粉蝶穿花成围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带有一些趣味性,引发人们对自然生态的遐想。
“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这句是整首诗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禅心清似水,意味着心境清澈透明,没有杂念。相对坐,两忘机,则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和谐相处,忘却了机心的状态,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观自得的心境。
下片“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这句,以絮沾泥的场景,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而狂风也解飞,则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恨残春、九十将归”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遗憾和感慨,同时也寓意着对生命流逝的哀叹。
结尾“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这句,以阳台云缥缈、薄暮雨霏的景象作结,营造出一种朦胧、忧郁的氛围,与前面的欢快气氛形成对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生命的起伏、自然的韵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