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送杨伯可 - 宋,陆文圭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
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序,接武龙墀。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诗的主题明确,聚焦在“清白传家”和“民乐业”上,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清白的道德操守。 首先,诗人描绘了一个雨后江景和满月当空的中秋美景,这种描绘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引发了人们对家乡和团圆的思念。然后,诗人通过“扁舟空载,贫无长物”来表现自己清廉自持,虽有贫困,但精神富饶。 接着,诗人通过“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来表达他的道德准则和高尚品质。他不仅自己秉持清白,而且将这种品质传承下去。“洁已从来畏四知”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对道德败坏的深恶痛绝。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然后,诗人通过赞扬“经界良规”和“三代相传古法遗”,倡导施行仁政,宽严相济,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 最后,“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遗憾和惋惜。“公子去,定致身簪缨序,接武龙墀”则表现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理想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