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枕寒流 - 宋,梁栋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这首词上片描写登台所见的景象,下片抒发怀古之情,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南宋局势的忧虑。 起首三句写登台所见,“枕寒流”写台之所在,“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写台之高耸,这里化用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接着“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两句,借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历史沧桑、文人墨迹消逝的感慨。 “愁思里”三字,引出下面的抒情。“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是说自己想向山灵诉说心中的愁思,却又羞于启齿。“箫韶已矣”,借用《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三句,以景结情,描绘了风摧竹实、雨瘦梧桐的萧瑟景象,与上文的“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抒怀古之情。“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借用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年来声誉休废”,是说近年来自己的声誉渐渐消逝。“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故人的思念。“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是说现在时机已经不多,即使凤凰离去、台阁空虚,也要频繁地来此游览,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兴亡过耳”,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淡然态度,“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以景结情,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消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怀古之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南宋局势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