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远游 赵万里据永乐大典八千八百四十 -
元
叹五材并用,水德灵长。
初泛滥,渐汪洋。
转雷经滟*,溅雪下瞿唐。
才出险,吞汉沔,略沅湘。
发源湔道,东过维扬。
由有本,自无疆。
远游还故国,待渡立斜阳。
山烟紫,津树绿,客心伤。
这是一首描绘大水之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水的威力与壮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类情感的抒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叹五材并用,水德灵长”赞叹水的灵性和伟大。五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水被赞誉为五材之一,且具有灵长的特性,即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接着,“初泛滥,渐汪洋。转雷经滟滪,溅雪下瞿唐。”描绘了水从初始的泛滥,渐渐变得浩渺无边。大水转动如雷,经过滟滪堆时波涛汹涌,溅起如雪般的浪花,奔腾而下瞿唐峡。
然后,“才出险,吞汉沔,略沅湘。”描述水出了险境后,吞噬了汉水和沔水,又略过了沅水和湘江,展示了水的壮阔气势。
“发源湔道,东过维扬。由有本,自无疆。”这里讲述了水的源头在湔道,向东流过维扬。水有源头,但其流向却没有边际,形容水的广大无边。
最后,“远游还故国,待渡立斜阳。山烟紫,津树绿,客心伤。”描述了水的旅程和景色,以及人们的心情。水在远游后回到了故国,人们在等待渡船时站立在斜阳下。山上的烟雾是紫色的,渡口的树是绿色的,而旅客的心情却是悲伤的。
整首诗以水为主线,将描绘、叙述和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水的壮丽景色和人类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