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趣轩 - 明,道原法师

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
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
闲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
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
扰扰奔竞者,闻风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淡然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繁忙纷扰的世俗生活,深化了对静谧生活的赞美。 “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躁动和静止的看法,认为过于躁动或过于静止都会失去人的本性,而受到圣人的责备。 “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这两句诗表达了静与动的辩证关系,如果没有止观幻化的智慧,想要静止却反而会动得更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并非为了逃避世界而住在山中,而是偶然选择在这里生活。 “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幽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闲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这两句诗用闲云和止水比喻自己心境的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这两句诗描写了山中的光明和诗人的悠闲生活。 “扰扰奔竞者,闻风意如何。”最后两句诗诗人通过对比繁忙纷扰的世俗生活,表达了对于静谧生活的赞美。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