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大觉光明 -
元,长筌子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
这是一首富含禅意的诗,主要表达了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必外求,以及修行悟道的过程。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这是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主旨,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佛性,内在的光明和智慧,无需向外寻找。这种表述方式既体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也表达了对人性的肯定。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描述了人生的迷茫和困苦,如同贩卖骨头,反复无常。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难,也暗示了修行的必要性。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修行过程比作凿透灵源,涨起禅河的风浪,表现了修行的艰辛和坚韧。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的境界和成果,泥牛吼叫,声音威猛,铁壁升起云雷,象征着修行的成功和力量的显现。
“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这里的菩提、无缝塔、林峦、山色,都是象征修行的成果和境界,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宇宙的和谐。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这里的描绘既有自然景色,也有禅意,表达了修行者不拘泥于外物,心境宽广的态度。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这是诗的结尾,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留下了深思的空间。真消息在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象征着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领悟,不在于外在的繁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修行的过程和境界,也表达了人性的光辉和宇宙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