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
宋,黄榦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悟的诗。诗人在少壮时期听到了忠诚的教育,生平经历了许多艰险和夷平。这些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在诗中,诗人用了许多意象来描绘人生的不同方面。比如,“篆烟长寂寞”表达了人生的孤寂和无奈,而“驺从任驱驰”则表现了人生的奔波和劳碌。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复杂性。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尘俗的世界容易让人受到污染,而湖山自然的美景则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怡然自得。这种价值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某种程度的疏离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虽然自己是一个儒者,但是在佛学面前却感到惭愧。同时,他也认为,列妇(指守节不嫁的妇女)比男儿更有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性别角色和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
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性强,通过对人生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