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丙戌六月五日京兆驿观进贡狮子歌 -
明,张治道
嘉靖中叶称至治,海内纷纷多异瑞。
天子虽闭玉门关,狻猊犹自远方至。
呜呼!
此物胡为来?
钩爪巨牙身嵬嵬。
忠顺丘墟土番叛,西域之国绝贡献。
月支疏勒称西极,此物十年达中国。
目光如电众所惊,踞地咆哮天为黑。
倾都之人尽来观,我亦走马入长安。
长安市人色无欢,为道食羊责县官。
一时无羊人遭鞭,羊备犹索打干钱。
高鼻番人眼如拳,锦衣绣裤赤槛前。
有时玩弄口生烟,猛烈惊奔声震天。
百兽跄地虎豹,鸡犬不复鸣青田。
狻猊之外有青兕,四十年前曾过此这是一首描绘明朝嘉靖年间社会状况和一只来自远方的珍稀野兽“狻猊”的诗。诗人以狻猊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剖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
首先,诗人描绘了嘉靖中叶的社会状况,虽然被称为“至治”,但海内纷纷,异象丛生。天子虽然关闭了玉门关,但远方的狻猊依然能够来到中原。这只狻猊身形魁梧,钩爪巨牙,令人惊叹。它的到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纷纷前来观赏。
接着,诗人通过狻猊的眼睛,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虽然表面看起来天下太平,但实际上西域之国已经断绝了贡献,忠顺之地变成了废墟,土番反叛,社会动荡不安。狻猊的目光如电,让所有人都感到惊恐,它的咆哮让天色变黑,更加突显了社会的黑暗面。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市民对狻猊的态度,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虽然狻猊的到来引起了全城人的关注,但是人们并不感到欢喜,反而责备县官没有准备好羊来喂狻猊。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揭示了人们对官员无能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狻猊的威猛和百兽的惊恐,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在狻猊的面前,百兽惊惶逃窜,鸡犬不再鸣叫,显得更加混乱不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珍稀野兽“狻猊”和嘉靖中叶的社会状况,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黑暗面,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