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要公似有这宰古田 -
宋,五迈
孤士脱选阶,如出百丈堑。
举员必及格,桂籍始一占。
宰邑非不荣,吏尘岂宜厌。
平生学爱心,小试乃可验。
今时邑大夫,不轸阎闾念。
非献策不经,所欲须属餍。
创第高画华,买姬求美艳。
骄色肆颉颃,严科行聚敛。
攫肉比饥鹰,噬肤如狞猃。
但规已丰腴,皇恤民亡阽。
吁嗟饕餮徒,信是缙忝。
中人易转移,心俗多薰染。
林君最高明,百行无一欠。
俗然君不然,白璧绝瑕玷。
狂生作此诗,未病投鍼砭。
爱助极拳拳,苦语忘其僭。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县令(邑大夫)贪婪、骄横行为的痛斥,同时赞扬了一位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的官员(林君)。
首句“孤士脱选阶,如出百丈堑”形容孤独的士人脱离选举阶层,如出百丈深沟,显示出仕途艰难。接着描述科举考试的严格,举员必须及格,才能在桂籍(科举及第者的名册)上占有一席之地。
“宰邑非不荣,吏尘岂宜厌”一句表达担任县令并非不光荣,但不应厌恶为吏的繁琐事务。诗人的平生学问和爱心,只能通过小试来检验。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述现任县令的贪婪和骄横。“今时邑大夫,不轸阎闾念”一句揭示了他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创第高画华,买姬求美艳”描述他大肆挥霍,购买豪宅和美女,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
“骄色肆颉颃,严科行聚敛”进一步描绘他骄横无度,严厉征收赋税,剥削百姓。“攫肉比饥鹰,噬肤如狞猃”形象地比喻他像饥饿的鹰和凶猛的狗一样剥削百姓。
“但规已丰腴,皇恤民亡阽”一句揭露他只关心自己的富裕,不顾百姓濒临困境。诗人呼吁天下贪婪的官员,应该感到羞耻。
接着诗人赞扬一位品德高尚的官员(林君)。“中人易转移,心俗多薰染”一句表达了人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但林君却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的品德。
最后诗人表示,虽然自己只是个狂生,但还是要写出这首诗,为林君助威,表达对他的爱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