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万里图 -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烟芜涨绿知何地,白鸟双双没淮树。
片帆风满疾如飞,矫首惊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
推篷竟日闲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压中流,十二烟鬟镜光里。
好山远自峨眉来,潇湘练明天际开。
疑峰九点落空翠,重华孤坟安在哉?
武昌地转多遗迹,隔岸鸟鸣瞻赤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奉命出使,沿途游览巴川、吴江、蛾眉亭、三山、淮树、大孤小孤山、匡庐五老峰、九江、洞庭湖、君山、潇湘、重华孤坟、武昌、赤壁等景点的画卷。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各地的秀丽景色和历史文化遗迹,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诗歌开头“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的场景,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沿途所见的景色和遗迹,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如“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疑峰九点落空翠,重华孤坟安在哉?”等,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格调高雅,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