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峰访李覯不遇 - 宋,饶子尚

叠嶂南奔似跃龙,逍遥楼畔识奇踪。
云根盘地三千丈,石徇参天第一峰。
岁久已知苍藓合,晓来常怪翠云封。
肩舆却过株槎路,曙色岚光隔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逍遥楼的美景,通过对山峰、云雾、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逍遥楼的喜爱之情。 首联“叠嶂南奔似跃龙,逍遥楼畔识奇踪”,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跃动的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同时,这句诗也点明了诗人是在逍遥楼上欣赏美景,为下文的描写提供了背景。 颔联“云根盘地三千丈,石徇参天第一峰”,进一步描绘了逍遥楼周边的景色。云根盘地,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山峰的高耸入云。石徇参天,则是对山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颈联“岁久已知苍藓合,晓来常怪翠云封”,通过对岁月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沉淀和自然景观的永恒。苍藓合,形象地描绘了苔藓的生长,岁月的痕迹在山石上留下了印记。翠云封,则表达了山峰的神秘和美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尾联“肩舆却过株槎路,曙色岚光隔几重”,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探访逍遥楼美景的愿望。通过描绘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表达了诗人对逍遥楼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逍遥楼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山峰、云雾、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了逍遥楼的美景和神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