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家三首 -
宋,黄大受
二月祭社时,相呼过前林。
磨刀向猪羊,穴地安斧鬵。
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
酾酒卜筊杯,庶知神灵歆。
得吉共称好,足慰今年心,祭余就广坐,不间隔富与贫。
所会虽里闾,亦有连亲姻。
持肴相遗献,聊以通殷勤。
共说天气佳,晴暖宜于蚕春。
且愿雨水匀,秋熟还相亲。
酒酣归路喧,又柘影在身。
倾欹半人扶,大笑亦大嗔。
勿谓浊世中,而无义皇民。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祭社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丰收的心愿。
首联“二月祭社时,相呼过前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活动——二月祭社时,人们相互召唤,穿过前林。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颔联至颈联描写了祭社的准备工作和仪式细节,“磨刀向猪羊,穴地安斧鬵”,展现出人们忙碌而有序的祭社场景。随后,“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得吉共称好,足慰今年心”,描绘了祭社仪式中的敬拜和祈求,表现出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祈求丰收的愿望。
尾联“酒酣就广坐,不间隔富与贫。所会虽里闾,亦有连亲姻。持肴相遗献,聊以通殷勤”,描述了祭社后的宴饮场景,人们不分贫富,欢聚一堂,相互敬酒、分享美食,表达了邻里之间的情谊和互助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祭社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们敬畏神灵、祈求丰收、邻里互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此外,诗中还通过描写祭社场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励人们追求幸福、团结互助,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