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春被雨禁持 -
宋,方君遇
春被雨禁持。
伤心事、仿佛去年时。
记芳径暮归,褪妆微醉,暗帏先寝,闻笑佯痴。
回首别离容易过,杨柳又依依。
红烛怨歌,鬓花零落,青绫牵梦,屏影参差。
桃源今何在,刘郎去,应念瘦损香肌。
误约夜阑,从前怪我多疑。
但怕收残泪,对人徐语,指弹新恨,推户潜窥。
还是恹恹病也,无计怜伊。
这是一首伤春词,词人借描写自己因春而感怀的伤春之情,抒发对情人的相思和思念之情。全词多用象征手法,婉曲含蓄,情意深厚。
“春被雨禁持”句,作者首先点明词中主旨,即春天被冷雨摧残,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同时“禁持”一词也暗示了词人因伤春而产生的情绪。“伤心事、仿佛去年时”词人由此回忆起去年伤春之情,这种情绪一直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伤春的背景,又点明了伤春的具体原因。
“记芳径”三句,是作者对去年伤春场面的回忆。“褪妆”两句写的是作者在芳径上酒醒后的情形。这里的“暮”字与上句的“去年时”相照应,表明是在晚上。“暗帏”句则表现了作者一种朦胧、迷离的情态。这句话由伤春写到别离。本来相爱的人不忍分离,强颜欢笑作别,本已很痛苦;今宵一别,明朝别者便为孤身只影,凄凉况味更甚。这里暗逗下文的相思之情。“闻笑”句以实写虚,通过描绘对方面带笑容,故作痴肥之态,写出双方的依依难舍。
“回首”三句又转而写别离场面。由于作者已两次提及去年之事,因而就又引起了对去年别时情景的回忆:别离容易逝去,杨柳却依旧依依。这二句写伤春怀旧意绪,也隐含着相思离恨。“红烛怨歌”四句,一方面承接上面的情感意脉,另一方面又将笔触从回忆转到眼前。“怨歌”“零落”四字工妙,“零落”除写鬓发花白、容颜憔悴外,还寓有别后相思心碎之意。“屏影”句暗用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屏上雕栏折心出”句意,折栏之屏似与人别时分离的心绪形成共鸣。“红烛”两句通过“怨”、“零落”、“参差”等字眼表达了作者怨恨相逢无期,只能将相思之情藏在心底的复杂感情。
下片进一步抒写相思之情。“桃源”三句借用典故写出自己居处的环境来暗示对方所在的地方。本联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去桃源一次,该园便杂树丛生;离情人远去之后,那相思之情也会绵绵不绝。“刘郎”指南宋词人刘克庄《贺新郎》词中有句:“刘郎去也人空老,错负了、真风窈窕。”用此意暗示情人已去之恨更甚于刘郎天各一方了。“误约”两句是说:由于情人的离去,自己懊悔从前多次怀疑对方不守信约,以致耽误了相会。“但怕”两句通过“收残泪”“对人徐语”等词语写出自己想象中与情人重逢后的情景:怕的是夜深人静时对方流泪收残泪;与情人相聚时一语不发只是默默地指弹着过去的恨事。最后作者终于抑制不住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推门而去偷偷地到情人窗外窥视。
此词既写出了作者伤春的情绪和憔悴不堪的样子以及怀念情人而不得见的相思之情;同时也对春天即将到来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场景有了一定的描述;又暗示出当窗女人暮春中的情感纠结。总之全词既含有外在的描写烟雨迟迟未见之后的景象(春天的氛围在描写中逐渐变得暗淡了),又含有内在的作者的心情起伏变化(伤春与思春)。语言优美,格调凄婉缠绵中蕴含清丽哀怨的风格。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婉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