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西风簌簌低红叶 - 宋,祖可

西风簌簌低红叶。
梧桐影里银河匝。
梦破画帘垂。
月明乌鹊飞。


新愁知几许。
欲似丝千缕。
雁己不堪闻。
砧声何处村。
这是一首以写景和感怀为主题的诗。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夜晚月下环境的生动描述,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首句“西风簌簌低红叶”,诗人以西风、红叶为开端,给人以强烈的秋天气息。簌簌,是风吹红叶的声音,低红叶,既描绘了红叶的形状,又凸显了秋天的萧瑟氛围。这一句直接引入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沉思和感慨。 “梧桐影里银河匝”中,“梧桐影”和“银河”进一步强调了夜色的深沉和寂静。“梧桐影里”可能暗指诗人在夜晚的环境中独自思考,“银河匝”则描绘了夜空中银河的广阔,这不仅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 “梦破画帘垂。月明乌鹊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梦境和现实的切换中,感受到的深深的孤独和凄凉。画帘的破败,暗示着诗人生活环境的冷清,而月明中的乌鹊飞,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但同时也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中,“新愁”是诗人对生活的新的理解和感受,它可能包括对未来的忧虑,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反思。“似丝千缕”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繁复和绵长。 最后两句“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诗人以声音为媒介,描绘出更为深重的愁绪。“雁已不堪闻”是对远方的思念,而“砧声何处村”则描绘了夜晚村子里传来的砧声,这可能引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进一步强化诗人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其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