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诗 - 明,香严和尚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
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
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
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这是一首充满宗教信仰和宁静祥和之美的诗。它描绘了佛音的庄严和美妙,以及僧人修行的环境。让我们一步步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题目已经为读者设定了一种平和、崇高的氛围。它暗示了一个无恶道的绝路,与世隔绝的佛门世界,充满了宁静和虔诚。同时,它也展示了各种声音都被念佛声所覆盖,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无边和强大。 接着,诗中描绘了佛音的美妙。佛音如细溜般流淌,如同通渠调锦瑟的乐音,又如微风吹过树梢,奏响瑶笙。这表达了佛音的柔和、流畅和悦耳,仿佛是一首天籁之曲。 诗中还描绘了僧人修行的环境。他们行走在琉璃地上,这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清净和明澈。而鹤从翡翠帘前下,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僧人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这两句诗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这里表达的是僧人修行时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们常常在这种状态下,仿佛天乐自来迎接他们。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佛门世界,以及僧人修行的环境,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和美妙,以及僧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它是一首充满宗教信仰和宁静祥和之美的诗,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