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处士坚往茅山 - 唐,潘佑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
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主要通过描述天坛的云、玉洞的水、华阳洞的风以及千载如一的流水等景象,来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首联的两句通过描绘天坛的云雪和玉洞的水声,展现了一个生动而又宁静的场景。诗人运用巧妙的比喻,将云比作雪花,以突出其洁白无瑕;将流水比作琴声,又显出其和谐静谧。这种描述充满了诗意,令人仿佛置身于天坛之下,听那如琴声般的流水声。 2. “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颔联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赞美。白云和流水,这两个自然元素,千载如一,始终保持着它们的纯净和和谐,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人心,使人心得到净化。 3.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的行踪和旅途的艰辛。诗人带着布囊(可能是一种装有书籍或文稿的袋子),踏上漫长的旅程,路途漫长且充满风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4. “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尾联描绘了诗人进入华阳洞后的感受。华阳洞是传说中的仙境,诗人进入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时空,千秋岁月仿佛都消失了。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永恒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值得品读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