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 - 宋,某韫

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仆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何必携琴下阆风。
这首诗是作者在石室中静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写照。首句描写环境的简朴幽静,蒲团竹几,这是读书的起码的设备。石室是指的石室书屋,在湖北当阳去玉泉寺的路上。作者在此读书,颇有隐居学仙的气度。次句写石室中细书的情景,抱仆校参同,是在仔细地校勘《参同契》这本书。这是道家修炼之术的书,非一般人阅读之书。作者对这本书研究之深,于此可以略见一斑。第三句是寄语高士的叹息,对什么都想去效法,即“何必”二字的用意在此。但作者并不因此而丧志,反而更细心的校书。后两句写既然深入研究道书,即应效法高居阆风山上的碧眼真人。真人居高睨下,不随流俗。即不为物所役,又何必携琴访道呢?此句与前句连成一气,一则表现自己求道的决心,二则表现出不为外物所滞的襟怀。从竹几、蒲团、石室、细书到碧眼真人,一气连属,刻画出一个深居研道者的形象。在末字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抱负不凡,与寻常炼丹求道的隐士不同。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竹几蒲团静心读书、研究学问的情景,刻画出一个深居研道者的形象。同时寄语高士的叹息中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志趣,刻画出一位抱负不凡的隐士形象。整首诗意境高洁,格调清新,充分显示出作者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