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岩道光大师 -
宋,蔡冠卿
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
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
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
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
这是一首赞美僧人精学儒书的诗。
首联“僧读儒书举世稀,惟师精学出尘机”,直接点明主题,僧人研读儒家经典,这在世上是非常稀有的,但唯有你精通学业,超脱尘世机巧。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僧人的与众不同和其深厚的学识。
颔联“上都香火安禅久,东国林泉徇众归”,描述了僧人在都城寺庙中修行,长久地处于禅定之中,而同时也在东国的山林泉石间,照顾大众的需求。这里用“香火”、“安禅”等词描绘出僧人静心修行的状态,同时用“林泉”等词展现出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众生的关怀。
颈联“道在莫从形相索,身间都觉利名非”,道在这里指的是修行的道理,不要从外表去寻找,要注重内在的修为。身间都觉利名非,是说在修行过程中,要抛开名利的困扰。这一联表达了僧人对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名利的淡然处之。
尾联“灵岩到日秋应晚,还写新诗遍翠微”,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到达灵岩时,应该是秋天的晚景了,他还会写新诗,将翠微的山景描绘出来。这一联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有对僧人的赞美,也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赞美和对其修行的理解,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名利的淡然处之。同时,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