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铁厓西湖竹枝 - 明,张希贤

孤山脚下三叉路,孤山墓上好梅花。
不似马塍桃李树,随春供送到人家。
这是一首以孤山梅花为主题的诗,作者可能是在路过孤山时所写。 首句“孤山脚下三叉路”点明了地点,描绘了孤山脚下道路的分岔之处,引人想象这里可能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也可能是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孤山墓上好梅花”一句,描绘了孤山的另一重要元素——梅花。这里的梅花生长在墓上,因此有一种哀思和寂寥的感觉,与道路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好梅花”来形容这些梅树,显然是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 “不似马塍桃李树”一句,作者用“马塍”来指代种花的地方,桃李树是常见的花木,春天时开花繁盛,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这里的“不似”表达了作者对孤山梅花的独特情感。他觉得孤山的梅花与马塍的桃李树有所不同。 “随春供送到人家”一句,表达了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的意象。然而,这里的“供送”似乎暗示了梅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观赏对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交流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山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